随着印度制造业扩张与“印度制造”政策推进,预计2025-2030年将新增231万吨产能。这一过程中,中国聚丙烯凭借价格优势与地缘合作,有望在印度包装、汽车等中高端领域抢占更大份额,而印度本土产能释放与贸易政策调整将成为影响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变量。
印度7月份进口聚丙烯共计11.9万吨,其中进口阿联酋聚丙烯排名第一位,占比33%,其次为沙特阿拉伯,占比21%,新加坡和中国也位居前五位。且7月份印度进口聚丙烯数量增长幅度较大,虽然环比6月份有所下降,但同比去年增长48%左右。
印度政府6月23日曾发布一份公告,该部门修改了《2024年PP成型和挤出材料(质量控制)令》,称该命令将于2025年10月24日生效。意味着印度BIS将PP进口管制推迟到10月24日。这是该政令提出以来第三次延期。
但在6月23日之前,延期政令发布之前,印度进口商为预防BIS生效而担忧进口受阻,有提前进口的动作,在5月下旬和6月初预定了货物,导致在7月份到港货物较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较大。
2025年1-7月份,印度进口聚丙烯共计70.9万吨,其中前四位进口来源地中与7月份大致相同,来自阿联酋的货物仍然占据最大的份额,其次是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和中国。阿联酋占据30%的进口比例,在印度进口中独占鳌头,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分别占据19%和18%,大致相当。中国占据11%的进口份额,2025年1-7月份出口到印度的聚丙烯同比增长了24%左右。
2021-2025年1-8月份,中国出口印度聚丙烯总量呈现波动趋势,2021年1-8月份共计出口10.65万吨,2023年1-8月份出口总量在五年中最少,为3.84万吨。2024年1-8月份环比增长4.16万吨,2025年环比增长4.5万吨,至12.5万吨。但出口均价与出口总量趋势不同,出口均价呈现阶梯式下滑趋势。2021年1-8月份的出口均价为1343美元/吨,2025年1-8月份出口均价为978美元/吨,五年下跌365美元/吨。中国出口PP总量增长而平均价格下跌的情况并不单出现于印度,而是出口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大背景之缩影。
目前印度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以印度信诚、GAIL、HPCL为主,随着印度人口及经济增长,国内需求也日益增长,早在2023年印度就公布了一系列产能扩张计划。2025-2027年印度预计新投产聚丙烯产能共计231万吨/年,但多数计划于今年投产的装置却仍在延期中。
作为当今世界人口数量第一的国家,2023年印度GDP达到3.64万亿美元,人均GDP为2530.12美元。2024年GDP跃升至3.9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2696.66美元,增速6.48%,成为南亚增长引擎。
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制造业的比重,以汽车行业为例,乘用车出口的快速增长标志着该国汽车工业进入一个新的篇章,展现了该国全球贸易的志向。印度的汽车工业对GDP的贡献约为7.1%。比较优势在于高效成本劳动力、工程技术人才和供应商基础以及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多重因素不断地增强其汽车制造基地的吸引力。
作为日常生活用品、汽车制造、医疗用品的原材料之一,聚丙烯的应用与消费出行关系密切。印度市场经济的增长,令国内的需求有所增长从而计划对未来产能进行扩张,同时也给予了出口更多的机会,周边的尼泊尔、越南以及南美洲的墨西哥均为印度聚丙烯出口的主要市场。未来随着我国聚丙烯出口的迅速崛起,以及印度市场的经济增长红利,我国与印度的贸易往来预计将会更加密切。来自金联创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9:00
周六至周日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