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增强高端化供给。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等石化化工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中试平台、数据资源节点,持续发挥新材料生产应用验证、测试评价等重点平台作用,用好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推动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涂料、染料、农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产品提质升级,引导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机制,提升产品性能和应用水平,由销售产品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
方案中提到,支持特种橡胶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对于合成橡胶来说,2025年-2026年产能将保持增长趋势,预计至2026年合成橡胶产能预计将增长至792.7万吨,其中主要增长点为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未来,在特种橡胶中,丁腈橡胶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HNBR以及高羧基丁腈橡胶等产品,2025年四季度阿朗新科5000吨/年HNBR装置一期项目有望投产。HNBR主要应用于汽车、油田、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电池技术进展,HNBR也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高羧基丁腈橡胶也是丁腈橡胶的方向性之一,其主要应用于特种密封件、航空航天等领域,依赖进口,但兰州石化已经做出技术性突破。不仅特种橡胶,从近些年投产的合成橡胶产品看,也在不断地适应市场方向。比如顺丁橡胶,基于轮胎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近年以及未来投产的顺丁橡胶多为多为镍系顺丁橡胶/钕系顺丁橡胶装置、LCBR装置,不仅如此,齐鲁石化也在推进乙烯基顺丁橡胶的研究,其若应用于轮胎可降低汽车高速行驶中的能耗。SSBR的发展与顺丁橡胶类似,从2020年至2025年新投建的产能观察,除了ESBR新增产能为5万吨/年外,其余新增的36.5万吨/年装置均为SSBR,且新装置也多包含连续、间歇两种生产工艺。之所以如此选择,主要在于市场与应用前景的艰难选择。连续工艺生产效率高,产品稳定性好,但产品牌号切换困难,适合单一牌号的生产。间歇工艺的特点则是操作灵活,通过切换操作,同一套装置能够生产出性能各异、多种牌号的产品,易于官能化产品的生产。目前,国内SSBR生产中多数为普通SSBR,官能化产品较少,仅独山子石化具有工业化生产官能化SSBR的能力,牌号如SSBR72612F、SSBR2055DF等。然而轮胎企业使用的链端改性产品中多为进口牌号,如锦湖SOL5251H等。未来,国内厂家将继续推进官能化SSBR的生产,开发更高效率、更具备成本效益的官能化技术和新产品。
除了当前重点发展的HNBR、高羧基丁腈橡胶、乙烯基顺丁橡胶、官能化SSBR外,《工作方案》专门提出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典型案例征集推广,而国内部分企业也已经在进行前沿探索,如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稀土异戊橡胶、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橡胶,这些材料的发展,将满足环保与特殊应用场景的需求。
整理来看,《工作方案》的出台对于合成橡胶特别是特种橡胶方面十分及时,将进一步推动官能化SSBR、HNBR、高羧基丁腈橡胶以及稀土异戊橡胶、生物基橡胶的发展。未来,随着中国合成橡胶产能占全球的比例逐步升至35%,以及随着一批标杆企业出现中国合成橡胶行业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合成橡胶产业也将实现规模与技术双领先,中国也将从合成橡胶大国迈向合成橡胶强国。来自金联创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9:00
周六至周日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