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乳胶高度依赖进口,内外盘价差变化对于贸易商的进口积极性影响明显。自年初以来内外盘倒挂现象从3月中旬开始被扭转,至今一直维持顺挂趋势。但是反观贸易商却缺乏进口积极性,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外盘价格跌但人民币价格抗跌 内外盘顺挂
3月中旬起泰国乳胶美金价格重心触顶回落,截至5月6日,泰国黄春发散装价格由1610美元/吨跌至1470美元/吨,跌幅8.7%。泰国原料胶水收购价格自高位回落,美金价格成本支撑弱化;叠加伴随海外补库结束、对高价抵触以及中国市场需求偏弱,天然乳胶美金价格难以维持在高位,价格重心震荡走低。
但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价格却相对抗跌,截至5月6日,黄春发散装人民币价格由12950元/吨跌至12600元/吨后维持在12600-12850元/吨区间内震荡。国内天然乳胶主产区海南今年延期开割,至今胶水产出较少导致国产浓乳供应未放量;叠加进口天然乳胶现货偏少,供应端对价格的支撑明显。
因此伴随美金价格走低但进口天然乳胶人民币价格维持区间窄幅震荡,价差不断收窄至顺挂。但是贸易商的进口积极性却没有明显提升,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供应存在放量预期 同时需求表现疲软
目前,国外供应偏少,二季度中国处于季节性进口淡季。但从今年整体来看,海外物候条件正常,越南较正常时间提前半月开割,目前整体开割水平或达7-8成;泰国南部主产区预计5月中旬附近开割;中国海南主产区预计5月份开割面积将进一步提升。因此供应增长预期下,预计价格运行或将承压,贸易商进口积极性不高。
同时,需求端表现疲软。上文中我们提到市场现货紧张,但人民币价格仅维持在区间震荡,主要是承压于需求不佳。除了医疗手套行业外,其他下游乳胶制品行业生产积极性均不佳,或多或少面临着订单不佳、成品库存高企、原料价格偏高等问题,导致开工水平不高,对于天然乳胶的消费低迷,拖累价格运行。贸易商信心略显不足,进口积极性受限。
顺挂空间相对有限 且人民币船货价格成交不畅
4月份以来维持顺挂局面,但空间在300元/吨以内,叠加相对偏弱的基本面导致贸易商进口积极性不高。4月下旬以来与现货价差扩大至500-600元/吨,但6月人民币船货市场成交不佳导致价格运行承压仅顺挂300元/吨左右。同时,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贬值,导致贸易商通关成本抬升,但下游对高价抵触,也一定程度上挫伤贸易商进口积极性。
因此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外尚未放量,二季度处于季节性进口淡季。此外,供应端还伴随着放大预期,在需求表现偏弱的背景下,进口利润空间相对有限导致贸易商进口积极性受到抑制。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9:00
周六至周日 9:00-18:00